
编者按:牛小散
\n你是否感觉家门口的“口袋公园”多了,推窗就能见绿?是否发现昔日的“黑臭河”清了,又见飞鸟翩跹?可能也发现两江四岸景色越来越美,到渝东南渝东北也越来越便捷……
\n“十四五”即将完美收官,“十五五”新征程将开启。这5年,重庆发生着“看得见、摸得着”的温暖变化,点滴的“小确幸”汇成高质量发展的“大拼图”。
\n上游新闻推出《“十四五”答卷》系列报道,记者走进山城的大街小巷和山野田间,用笔和镜头记录下身边的鲜活变化,盘点5年来写在巴渝大地、暖在百姓心间的精彩答卷。
\n第五期从“两小时重庆”交通圈的建设,看重庆如何实现“交通强市”加速跑。
\n
高铁网不断织密
\n让“一日游”同城便利触手可得
\n“从黔江出发,1个小时就到重庆东站,下班赶去高铁站,晚上还能陪女儿吃饭。”家住黔江群力社区一组居民张欢感叹道。
\n自从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开通后,她和女儿相聚的时间明显增多了。女儿在九龙坡区石桥铺上小学,她在黔江上班,以前由于交通不便,她最多一个月去看女儿一次。高铁开通后,她每个月要来3—4次,陪女儿的时间更多了,高铁的开通,拉近了她和家人的距离。
\n“早上在中心城区吃碗小面,中午就能尝到地道的黔江鸡杂,太方便了!”今年国庆,来重庆旅游的李雪和朋友去了黔江,吃了地道鸡杂,游玩了濯水古镇,交通的便利,为她们的旅途省了不少时间。
\n
渝厦高铁重庆段黔江站。
\n2025年6月27日,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开通,将黔江区与重庆中心城区的时空距离大幅压缩至1小时左右。高铁的开通,不仅缩短了时空距离,还深刻改变了群众的生活方式、促进了区域经济的融合。
\n如今,清晨赴重庆中心城区办事、求学、就医,傍晚就能归家的同城便利已触手可及,形成了“当日往返”的生活圈。同时还激发了旅游活力,“一日游”“周末游”“坐着高铁游三峡”等旅游方式盛行,有力支撑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。
\n据重庆市交通运输委介绍,目前,重庆铁路营业里程已达3130公里,其中高铁达1356公里。下一步,将加快开工黔江至吉首高铁,谋划安恩黔铁路等项目。
\n预计到2027年,重庆将建成通车成渝中线、渝西、渝万、成达万4条高铁。通过渝西高铁,实现中心城区至城口2小时可达;通过“渝西高铁衔接巫云开高速公路”或“渝万高铁衔接郑渝高铁衔接奉巫高速公路”,实现中心城区至巫溪2小时可达,届时“2小时重庆”交通圈将全面建成。
\n航线网络不断丰富
\n空中走廊展现出行新气象
\n
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。
\n10月22日,乘客张子腾来到重庆江北机场T3航站楼3G柜台,当天,他乘坐从重庆飞往赣州的航班出差。
\n虽然不是重庆人,但他对重庆丝毫不陌生,由于工作原因,他常年到重庆出差,也经常在重庆转机。“每次来重庆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热情和日新月异的变化,也让我每一次的旅途变得更踏实更安心。”张子腾说,现在重庆的航线越来越多,他来重庆乘机的次数也越来越频繁。
\n“今年我还去T3B航站楼坐了好几次飞机,修得非常漂亮,乘机环境舒适又智能。”张子腾感叹道。
\n前来乘机的旅客王宇也有同样的感受,今年国庆假期来重庆旅游,她不仅在机场里面坐上了有名的“小火车”,航站楼还有机器人带路去登机口,她还照着攻略,去打卡了航站楼好几个拍照点。
\n“十四五”以来,围绕民航基础设施建设、空管保障能力提升、航空运输市场发展等重点任务,重庆交通运输委全力推动重庆国际航空枢纽建设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\n聚焦旅客便捷出行需求,推出“易安检”服务,为旅客提供更安全、更便捷、更舒适的新安检模式,实现国内航线40分钟、精品快线30分钟截载。
\n
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。
\n目前,重庆已形成以江北国际机场为核心,万州、黔江、巫山、武隆支线机场为支点,永川大安、两江龙兴、梁平通用机场为补充的“1+4+3”多层次民用机场体系,重庆璧山机场选址获中国民航局批复,“双枢纽”机场格局加快构建。
\n江北国际机场建成投用第四跑道和T3B航站楼,客货吞吐能力提升至8000万人次、120万吨,成为全国第三个、中西部地区首个四条跑道同时运行的机场。目前,江北国际机场在飞国际(地区)客货运航线50条,联通欧洲、北美、大洋洲、中东地区、东北亚、东南亚等地区;开通国内航线204条,实现全国省会城市、重要经济城市及主要旅游城市全覆盖。
\n如今,不断织密的高铁网,不断提升能级的航空枢纽,塑造了重庆多层次的立体交通,编织出一张高效便捷的出行网络,让公众出行从“走得了”向“走得好”转变,加快实现“人享其行 物畅其流”的美好愿景,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当好“开路先锋”。
\n上游新闻记者 黎静 摄影 周本帅 任君牛小散
创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